普京与金正恩齐聚北京阅兵:习近平精心编排下的“动荡轴心”与脆弱的强国叙事

副标题:在一场旨在彰显全球新秩序的盛大阅兵背后,缺席的宾客、尴尬的外交闹剧以及被严密封杀的国内批评,共同揭示了一个崛起大国深层的不安与矛盾。 随着世界目光聚焦于下周三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式,一份由中国政府公布的嘉宾名单,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勾勒出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的清晰分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并肩出席,这不仅是三位领导人的首次同台,更被广泛解读为对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一次高调挑战。路透社将这一组合称为“动荡轴心”(Axis of Turmoil),一个致力于重塑全球秩序的松散联盟。 然而,在这场精心编排的团结盛会之下,暗流汹涌。从一场被揭为“普京骗局”的白宫峰会,到中国金融体系下巨大的资本外流黑洞,再到国内对阅兵合法性的尖锐质疑所引发的强烈审查反应,种种迹象表明,北京试图投射的强大与自信形象,正面临着来自内外多重维度的严峻考验。 北京的盛典:团结、孤立与历史的再发明 此次阅兵的核心看点,无疑是金正恩的出席。中国官方和媒体流露出一种“喜出望外”的情绪,这背后是复杂的三角关系博弈。此前,金正恩在未向中方通报的情况下决定参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一度被视为俄朝关系升温而中朝关系疏远的信号。然而,金正恩最终选择缺席俄罗斯的二战胜利日阅兵,却高调前来北京,这无疑让习近平感到获得了巨大的外交胜利,似乎证明了北京在“动荡轴心”中的核心地位。 但荣耀的聚光灯之外,是缺席者投下的巨大阴影。一份网络流传的名单对比了2015年习近平首次以“胜利日”为名举行的阅兵与今年的嘉宾名单。数据显示,包括韩国、南非、埃及、委内瑞拉在内的多个曾在2015年派元首出席的国家此次并未前来。这些国家大多是非洲和拉美的受援国,习近平在第一个任期内曾对它们许下数百亿美元的援助承诺。它们的缺席传递出一个尴尬的信号: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支票簿外交”,其效果似乎远非持久和可靠。当年的“杨白劳”们,在拿到援助后,并未如期前来为“喜儿”站台。 比宾客名单更让当局紧张的,或许是来自内部对阅兵合法性的根本性质疑。前凤凰卫视评论员韩松(网名“韩松不学习”)在社交媒体上的一段评论,意外地触动了北京最敏感的神经。他质问道:“我很好奇为啥从没有听说过老毛老邓搞过抗日战争胜利日阅兵呢?他们心里很清楚,他们一直都在假装抗日……与习近平相比,习真的是毫无羞耻。” 这段言论随即招致了中共专业“水军”团队排山倒海般的猛烈攻击。分析人士指出,相较于“铺张浪费”或“穷兵黩武”等常规批评,韩松的评论直击了习近平执政合法性的一个软肋:他不仅凭空创造了一个新的阅兵理由,更在与毛泽东、邓小平的对比中显得格格不入。毛邓二人虽有诸多争议,但在历史叙事上尚存一丝“羞耻心”,而习近平则似乎更急于通过重塑历史来巩固个人权威。这种对历史的大幅度篡改和对领袖形象的刻意拔高,恰恰暴露了其内心深处的脆弱与不自信。 西方世界的微妙变局:经济数据、贸易博弈与外交骗局 当北京忙于展示肌肉和朋友时,西方世界正经历着自身的挑战与调整。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近日公布了修正后的第二季度GDP数据,年化增长率上调至3.3%,显著高于初值的3%。这一强劲增长主要归功于商业投资的飙升,尤其是在运输设备和人工智能产品领域的投资增长了5.7%。这一数据暂时提振了市场信心,但投资者仍在等待即将发布的美联储最关注的通胀数据——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以及8月份的非农就业报告,以判断9月降息的可能性与幅度。 而在大西洋彼岸,欧盟委员会提议取消对美国进口工业品的关税,旨在为降低美国对欧洲汽车的高额关税铺平道路。这是落实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7月协议的第一步。该协议的核心是,欧盟接受美国15%的广泛关税,以换取美国未来将欧洲汽车关税从27.5%降至15%。此举被视为欧盟,特别是其经济引擎德国,为保护关键的汽车出口产业而做出的重大让步,也凸显了欧盟27个成员国在利益上的不完全一致。 然而,在对俄政策上,西方似乎陷入了一场更深的困局。路透社的一篇重磅报道揭示,上周在白宫轰轰烈烈举行的乌克兰和平协议协调峰会,更像是一场基于普京谎言的“闹剧”。报道称,美国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在会见普京后向特朗普传递了“俄罗斯准备做出重大领土让步”的假消息,即普京愿意从乌克兰南部的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地区撤军,以换取乌克兰割让东部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 这一“重大进展”令特朗普和欧洲领导人兴奋不已,并迅速促成了白宫峰会。然而,仅仅一夜之后,威特科夫就在与欧洲领导人的会议上改口,称普京从未承诺归还南部两个州,所谓的“交换”只是用北部零星占领的几个村庄来换取乌克兰东部大片领土。路透社分析认为,这并非特使的误读,而是普京精心策划的一个“局”,他用模糊的表达和虚假的承诺,成功地将特朗普拖入了一个外交陷阱,不仅让美国颜面尽失,也为俄罗斯争取了宝贵的战争时间。特朗普的前特使库尔特·沃尔克乐观地引用丘吉尔的名言——“美国人总是在尝试了所有错误的选择之后,才会做出正确的决定”,认为特朗普最终会被迫对俄采取更强硬的立场。但许多观察家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普京的玩弄可能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华盛顿的绥靖倾向。 全球南方与中国的复杂关系网 在东西方阵营的博弈之间,以印度为代表的“全球南方”国家正试图走一条自己的路,但其间的风险与代价日益凸显。路透社独家报道指出,尽管面临美国的惩罚性关税警告,印度预计将在9月继续增加对俄罗斯廉价石油的进口。有交易商估算,印度炼油商的采购量可能在8月的基础上再增加10%到20%。 这笔交易在经济上看似并不划算。据测算,印度从俄罗斯购买廉价原油每年可节省约170亿美元,但因美国实施的25%二级关税,印度每年可能要为此损失340亿美元,净亏损高达170亿美元。然而,莫迪政府宁愿承受经济损失,也要维护其长期以来与俄罗斯的友好关系,这被视为印度外交政策的基石。这种在市场投机和政治算计之间游走的策略,虽然短期内可能获利,但长期来看,可能会使其近年来被国际社会看好的发展前景和“莫迪改革”的成果付诸东流,甚至改变其国运。 与此同时,中国内部的资金和人员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试图“跳船”。《华尔街日报》援引美国财政部的报告称,一个庞大的中国洗钱网络在2021至2024年间,通过美国各银行及金融机构,为墨西哥毒品集团和其他犯罪分子转移了高达3120亿美元的资金。这一网络巧妙地将墨西哥毒贩手中需要洗白的美元,与大量希望将资金转移出境的中国民众的需求对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下金融帝国。这背后反映的,不仅仅是规避中国严格的外汇管制,更是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国未来统治前景的深切畏惧。 为了阻止这种“出逃”,中国政府的管制手段也日趋严厉和“无所不用其极”。《经济学人》报道了中国滥用“出境禁令”的现象。一名来自纽约的七岁美国男孩奥迦,因其艺术家父亲高兟在中国被捕,他和他的母亲即使未被指控任何不法行为,也被禁止离开中国。这种“株连九族”式的连带惩罚,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卷入商业纠纷或政治案件的外国人及其家属身上。一个官方数据库显示,去年公开的法院判决中包含的禁令记录就超过54000起。更可怕的是,许多禁令并未公开,当事人往往在机场准备离境时才被告知自己被限制。近期,甚至有已加入美国国籍的华人,因未依法注销中国户籍而被“关小黑屋”数小时,这无疑是当局寻找新借口扩大管控范围的又一例证。 市场的逻辑与法治的鸿沟 在经济领域,市场的逻辑与中国的现实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滴滴出行近日同意支付7.4亿美元,以和解针对其2021年IPO处理不当的股东诉讼。这一巨额赔偿,是在美国法治框架下,投资者利益得到保护的体现。然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年被中国政府突然叫停上市的蚂蚁金服,给包括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在内的国内外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却无人敢于或能够在中国提起诉讼并获得赔偿。这清晰地表明,一个缺乏法治保障的市场,其健康发展之路依然漫长而遥远。 不过,在某些领域,中国企业凭借其强大的价格优势仍在全球市场取得突破。《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今年7月,比亚迪在欧盟的新车注册量同比增长两倍,达到9698辆,再次超过销量萎缩至6600辆的特斯拉。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欧洲消费者似乎暂时搁置了对安全和所谓“内卷”的担忧,选择了更具性价比的中国电动汽车。这显示出中国制造业的强大冲击力,也预示着其在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对价格更敏感的市场可能拥有更广阔的前景。 结论 当天安门广场上的士兵正步走过,当先进的武器装备在全世界面前展示时,习近平无疑希望传递一个信息:中国正以一个全球领导者的姿态,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构建一个全新的国际秩序。然而,这场盛大阅兵的背后,是一个充满矛盾与不安的现实。它既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团结秀,也是一次被许多旧友选择性忽视的孤独派对。它试图通过篡改和再发明历史来构建合法性,却恰恰因此暴露了最深层的不安。 从莫斯科的 diplomatic charade 到北京的历史发明,从试图逃离的资本和人民到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的商品,一个复杂、多面且充满内在张力的中国形象跃然纸上。北京阅兵式所展示的“动荡轴心”或许能在短期内形成对抗西方的姿态,但其内部的脆弱、利益的分歧以及领导人对自身合法性的焦虑,都决定了这条重塑世界之路将充满不确定性。真正的强大,或许并不在于能够召集多少朋友来观看一场阅兵,而在于能否赢得自己人民的信任,以及是否敢于直面真实的历史。

评论

热门博文